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发现雄安之美”系列报道之一 田埂上的芭蕾

    信息发布者:wocares
    2017-06-01 08:38:10   转载

    从一颗种子发芽到结出美丽的果,需要多久?

    4年前,一头是北京,一头是白洋淀边的小村庄。一位投资人,一群艺术家,还有更多志愿者,他们相信艺术有战胜贫困、改变命运的力量。于是,安新县端村,一群农村孩子叩响了京冀乡村艺术教育的大门。

    4年后的今天,这群孩子出现在央视《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汇演上,用一支《田埂上的芭蕾》向所有人展示了这场公共教育服务输送的成果。

    淀边吟唱的诗者

    512日,记者驱车赶往安新县端村,从白洋淀大道转入端村镇,不用沿途打听,黄白相间的教学楼是这一带醒目的建筑。

    铺着绿色草坪、红色塑胶跑道的操场,宽敞整洁的教室,管弦乐排练厅、戏剧排练厅、合唱排练厅、舞蹈排练厅,让人惊叹:这分明就是一所城市学校。

    20139月投入使用的端村学校是由政府和民间捐资人共同出资建成的一所公立学校,合并了东堤、西堤、大河南三所小学。”端村学校校长李建学介绍。

    端村学校校舍的捐助人之一李风,是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创始人,祖籍就在端村。义务教孩子们跳舞的,是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的关於老师,和他担任北京市舞蹈家协会舞蹈编导的妻子张萍。

    如果说舞蹈是脚步的诗歌,那么在端村学生和家长的眼中,关於和张萍就是在白洋淀乡村吟唱的诗者。

    “新校舍投入使用前,长达半年的时间,两位老师没有专业教室。”李建学说,“他们常常带着学生借教室练习,有时候就在芦苇畔、小木船上帮孩子们找舞蹈感觉,《田埂上的芭蕾》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上午10时,张萍和另一位爱心教师袁永丽从北京赶来。在宽敞明亮的专业舞蹈练习室里,记者第一次在镜头之外,看到了这群水乡孩子们的舞姿。

    脚尖踮起,双手打开、端起,漂亮地伸出放在胸前……20多名挽着整齐的发髻、身着素色练功服的端村女娃,伴随着《四小天鹅》《蓝鸟》翩翩起舞。生在水乡,长在淀边,孩子们透着一股灵气,举手抬足,美顺着伸展的手臂流淌到指尖。

    女孩们双脚绷得很直,脚尖一下下地点在地上,手臂随着音乐舞动,动作和谐,整齐划一。她们下巴轻扬,面带微笑,充满自信。

    张萍站在整支舞蹈队的前面,目光在学生们中间慢慢游走,停在每个动作的细微之处。

    4年里,从芭蕾舞手位、脚位、扶把练习、擦地,到旋转、换脚跳,再到整支舞练习,孩子们动作上的疏忽她一点都不放过。

    4年前,孩子们胆怯认生,进练功房时不知道脱鞋就蹭蹭往里钻,花了二十分钟也穿不上练功服,以为芭蕾就是踮起脚尖跳舞。单是练功前必须要做好的盘头,她们花了一节课才教会……“现在,越来越好,孩子们的舞蹈感觉越来越对。”张萍欣慰地说。

    “丑小鸭”的蜕变

    《田埂上的芭蕾》原名叫作《“丑小鸭”之梦》,舞蹈表现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艰难而美丽的过程。节目的灵感正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2013年,在乡村小学推广芭蕾舞教学,并非一件易事。办学初期,关於和张萍就曾经历过上课时间到了,却一个孩子都没来的尴尬。

    可如今,在端村学校的校园里,记者能看到很多女孩子梳着“芭蕾头”,她们偶尔下下腰,摆个优美的舞蹈动作。走上前去问,却并不是舞蹈班的学生。

    “为什么喜欢芭蕾?”记者问。

    “因为美,因为优雅,学芭蕾会成为一个更善良的人。”12岁的马夕诺一下子给了三个答案。

    “舞蹈是美的,女孩是美的。”这是来自北京的老师带给孩子们的认知。另一方面,舞蹈也教给这些孩子“有梦想就要努力”的道理。

    马夕诺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二年级刚搬到这个学校时,因妈妈担心会影响她学习,没能进入舞蹈班。“为拿到资格,我努力追赶了三年多。直到去年,我的数学成绩终于考到了96分,总成绩提高了十几名。”她开心地告诉记者,“我现在终于也是舞蹈班的一员啦!”透过小姑娘晶亮的眼眸,记者可以想象到,入选那天,她身穿粉色舞蹈服神采奕奕的样子。

    和马夕诺一起,10岁的冯雨欣、10岁的王铱……这些梳着“芭蕾头”、穿着粉色舞蹈服的女孩在跟记者交流时落落大方,自信又美丽。不管是去练功房的路上,还是当众表演,女孩们都没有因为投注在自己身上的各种目光而有丝毫羞涩,脸上只有专注。

    “以前村民们不懂芭蕾,不理解为什么有人免费教,也不愿意让孩子们学。”45岁的刘秋菊是端村本地人,她的女儿刘玉娇已经在芭蕾班学习了近4年。今年430日,端村学校的孩子们带着舞蹈到央视录制,刘玉娇也在其中。“孩子们有秩序,不怯场,连央视导演都竖起了大拇指。”刘秋菊的眼眶湿润了。

    4年里,凭借芭蕾舞,端村学校有些孩子考入河北省艺校,一名叫马悦的女孩考入辽宁芭蕾舞团附属舞蹈学校,走上了专业学习芭蕾的道路。李建学说:“艺术教育为孩子们带来了积极向上的勇气与自信,改变着精神面貌,甚至改变了人生,水乡的‘小鸭子’真的变成了‘白天鹅’。”

    放飞梦想的舞台

    4年前的春天,从北京到端村,这场公共教育服务输送到底带来了什么?

    “是农村孩子圆梦的希望。”家住安新县同口村的梁雪,是端村学校成立时任教的第一批老师中的一员。

    “我自己就是个农村姑娘,有着一个‘舞蹈梦’。”说这些话的时候,梁雪的眼睛里闪着光,她说:“每次看着两位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都会很羡慕。我们这些农村孩子们在学芭蕾最好的年纪拥有了那么好的老师,这是我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

    事实证明,艺术教育在乡村的早期播种,带来的影响深刻而广泛。

    “北京的老师们每周日一早就出发,来回路上要用7个小时,常常是进了学校都顾不上休息,立刻就走进教室上课……”怀揣着满满的感恩,不少学生家长主动到芭蕾班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于是,这些大多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妇女,也逐渐被艺术氛围熏陶,生活观念、生活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孩子与老师间朋友般的相处,也让她们认知了亲子关系。“孩子开始和我分享心事了,有了对话和沟通,我们更像是彼此的朋友。”家长们说。

    然而,绝不仅仅如此。

    关於夫妇对水乡孩子们无私地教学和他们在农村推广艺术教育的理念,感染了一大批北京舞蹈学院的教师和学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授课队伍中,端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越来越丰富。

    目前,学校拥有550平方米的艺术中心,包括芭蕾舞、管弦乐、合唱、话剧四个排练厅,80%的孩子都加入了艺术社团学习。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和雄安新区的成立,公共教育服务输送的“端村模式”正受到广泛关注。

    57日,北京市教工委组织北京高校来到端村学校开展“艺术照亮人生——高校教师城乡体验日”活动。

    516日,北京市东城区妇联组织家庭教育专家来到端村学校,确定今后项目行动具体方案。

    “新区成立后经济会更加繁荣,舞蹈事业也会有更好的发展,孩子们的未来将更美好。”张萍说,“即使不从事舞蹈专业,也希望这份美能带给孩子们一份建设家乡的正能量。”

    “在你心中,芭蕾舞是什么?”

    孩子们说:“是最美的春天。”孩子们表示,将来要当舞蹈老师,理由是“可以传递爱”。

    2013年的春天出发,随着脚步,田埂上的芭蕾正在雄安新区的土地上,跳出更动人的舞姿。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